崙背 雲林縣崙背鄉東明村民權路八號
天衡宮(天公廟)慈恩堂
民國一一0年一月二日 降
歲次 庚子年十一月十九日
(一)本堂中壇元帥登台
(二)無極虛空準提佛母登台
正乩:呂倉佑扶
副乩:李謀信
(一)本堂中壇元帥登台
中門祥瑞壇飄香
壇煙直超光漫瑤
元興真炁助玄門
帥迎佛母入慈恩
現刻
無極虛空準提佛母大駕天衡,眾聖神等及慈恩玄生跪迎,鐘鼓齊鳴!
(二)無極虛空準提佛母登台
天衡眾聖及慈恩佛子等均安!
詩曰:
無數因緣聚天宮
極需明義了其中
虛實幻化需覺應
空亦是色那般同
準確無誤行功用
提心自省日歸重
佛心道心均俗情
母教佛子般若用
再示:
冷冽今宵,本佛母很高興見到諸位老菩薩等神采奕奕地參與每週之鸞期聖事,所謂「活到老學到老」,真心用身體佈施法堂,是真佈施,為母讚揚功德。人之一生最大目的為何?不外乎生得好、活得好、走得好,三輪其實互相連貫。人的一身,如果能覺知善法,並廣而落實地身體力行,雖說宿昔業不可轉,但如能加以今世福德廣植,其業之受報亦可轉輕。生活中如能少一些阻礙,修道行功立德,自然輕鬆自在,心中也少些罣礙,常行樂活輕鬆自在,即是很大的福報。
人身之所以能共聚一堂、聽學善法,如是教行即是般若智。常行如是,何懼無常來臨!因心情常保自在,走得也會自在,走得自在即無懼將往何生,因為一生修學資糧已拜瑤池金母所蘊,無所懼、無所拒,一切沒有放不下的,歸元自性,亦歸之慈母、亦歸回本來面目。佛法說空,說不住其心,不住不執,即無罣礙,無罣礙才能自在,如此般自在是真解脫。
眾佛子啊!能聚此,如此多的善知識齊聚一堂行功立德,該好好珍惜,不到最後不能自棄。學佛無他,做就對了!不住心即是金剛心、般若智,了脫生死,個中有要。好
本佛母闡述至此,再賜「牟尼寶光」!
咒曰:
牟通三界一指敕
尼陀光圓白蓮心
寶貝眾子助道行
光入竅門一身輕
可,請白智真唱,堂主入內,唱一次,可。
再唱三次,非常好。
今宵至此,眾佛子們加油!為母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