壬寅1026本堂副主席太上道德天尊鸞文
崙背天衡宮(天公廟)慈恩堂
雲林縣崙背鄉東明村民權路八路
民國一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
歲次 壬寅 年十月廿六日
(一)本堂副主席太上道德天尊登台
正乩:呂倉佑扶
副乩:李謀信
(一)本堂副主席太上道德天尊登台
太上時光莫怠惰
上上智人好心求
道源無極天下佑
德化日常行坐臥
天應好學有降任
尊行法理不偏過
降下大任苦心志
鸞堂發揚需耕作
再示:
道功日常行住坐臥,心不外求意念於精神,專注於身體一處,前日吾已告知眾玄生勤加靜定之功夫,首於水火之既濟,即心情、意念日常調於平和。如果眾玄生這些日子以來有遵法喻,心身必更和諧光采。
今宵吾再言次第功法即調息,「息」者氣乃凡身一刻不得有缺,古之修者調息綿綿,息至踵底,故有息長、命長之說,凡人息至喉,短而促,氣不入丹經,天地能量不能有效獲得,常因氣息不足而缺氧,氣能不足導致氣弱體衰,經脈滯塞,不能身心輕爽,逍遙於天地之間,故養身第二功必養氣,如何養?先練「調」,何謂「調」?「調」者必注意日常呼吸,靜定之後,自然容易注意到自身的呼吸,必需細、慢、柔、沉,息入丹田而後足踵,而後全身,重點在於「放鬆」,調息後再以督脈為經,以督緣經氣行小週天,如此行坐皆能關注調息心法,不需多日,氣必養灌全身,小癆小病即可却患,再行數月經年,身強脈通,於靜坐行功必得驗效。以督為經即是脊柱挺直,頸脊貫通,氣行無礙,天地大能皆能養吾全身矣!
以上所述希望各玄生息習於日常,才能見功得效。學修日日長,心念不空過,人生指間短,來生必不惑。可,今宵到此,吾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