壬寅0618本堂主筆南海觀世音菩薩鸞文
崙背 雲林縣崙背鄉東明村民權路八號
天衡宮(天公廟)慈恩堂
民國一一一年七月十六日 降
歲次 壬寅年六月十八日
(一)本堂主筆南海觀世音菩薩登台
正乩:呂倉佑扶
副乩:李謀信
(一)本堂主筆南海觀世音菩薩登台
觀天觀地觀自心
世情無明擾自情
音傳世相非真義
菩提空轉無所居
薩陀了義只這般
登高自卑光華却
台安自心莫愆怨
啟示因果不昧理
再示:
本菩薩今宵闡述「因果不昧」:
天地有正氣,雜染互流間,心境若不能平定,對世間一切有形外相,容易忽略正義之氣的存在。世間萬象之化,不離陰陽成住壞空,自有生就有滅,有陰就有陽,有好就有壞,有合必有分,這是天地因果正理,是謂「不昧」。
「昧」者,自心所居之定見;不昧者,自性了然無生。人身在世不能脫離一切萬象所縛,身口意念一動,即啟昧與不昧之因,就是業報。六識之情,慾心所控,起心動念即造業因,不昧之因,在入自性之蘊,即產生「因業種子」,因業種子如遇生緣,即產生果報。
因果業報八識田中自然成,不昧因果定增生。菩薩知意了明情,但是塵間眾人卻不聞,因果業報必自承受,非是功德能去化,故為人一生,知了因果定律,確要恭心自省,別造惡因。古言:舉頭三尺之神明,即是自性八識心田中之因果神。神者,自心自性,所以自身的起心動念永遠不昧,一筆一筆清清楚楚,最怕是心口不一,滅了良性,學修之士,能不謹言慎行嗎?
功德林累世均造,但學修之士真正明瞭何謂「功」?何謂「德」嗎?自性是功,平等是德。自性是直心,直心無自我,一切皈返自然法則,不造做、不浮華、不貪求、不自傲;德者,一切眾生皆平等,更何況是人與人之間的分別,我大你小、我高你低、我貴你賤,一切的分別哪有功德可言。「功德」者,無念無慾無求,做任何的情事,一切適緣所行化,無所罣礙。「聖仁」者,居行天地之間莫若以明,「明」者,如太陽月亮日行不怠,照亮天地萬物。當你真正體悟以上所言,不成聖真亦難。
本菩薩今宵敕賜「甘露淨水」。
可,今宵至此,吾退。